江南体育,江南体育平台,江南体育app下载,江南体育注册,足球竞彩,篮球竞猜,体育投注平台“加油!加油!”贺兰山东麓的赛道旁,各族群众挥舞着五星红旗齐声呐喊;黄河岸边的龙舟赛上,不同民族的队员们同舟共济、奋楫争先;乡村篮球场的“村BA”现场,各族乡亲围坐在一起,为进球欢呼雀跃……如今,在宁夏,一场场体育赛事正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舞台”,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融入赛场内外。
从政策引导到基层实践,近年来,自治区政协体育界别立足工作实际,紧扣委员职责,协调体育系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体育事业发展全过程,以体育赛事为切入点,持续拓宽以体促融新路径新内涵,推动体育赛事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重要载体,成为连接宁夏各族群众心灵的桥梁。
在自治区政协体育界委员积极建言推动下,我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将体育事业发展与示范区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先后出台《体育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体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为“以体促融”划定清晰路径。
为打破部门壁垒,宁夏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机制。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体育助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共同推进赛事落地。方案立足宁夏实际,明确了6个方面、17条举措。如积极培育“塞上江南·运动宁夏”体育赛事品牌体系,挖掘整理宁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开展“体育润心、体育先行”主题活动,开展“三大球”县域联赛、村镇联赛、学校联赛,巩固“行走的思政课”优秀实践育人成果,组织开展面向各族青少年的中华传统体育夏令营和研学体验活动等。
今年初,自治区体育局下发《关于注重在体育赛事活动中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的通知》,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育五进”活动——进机关,让干部职工在运动中增进交流;进学校,让青少年在赛场上学懂团结;进乡村,让乡亲们在赛事中拉近感情;进社区,让邻里在互动中凝聚共识;进企业,让职工在协作中增强合力。如今,从自治区级赛事到市县乡村级活动,“民族团结”已成为宁夏体育赛事的鲜明标识。
近年来,自治区政协体育界别积极协调推动,我区各级体育系统坚持“高端赛事树品牌、自主品牌强根基”策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宁夏辨识度的“国际+全国+区域+本土”体育赛事品牌矩阵,为各族群众搭建情感交流、文化互鉴的舞台。
“没想到在家门口能看到国际网球赛。”银川市民马丽娟带着女儿在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100)现场,一边观看比赛,一边向女儿介绍宁夏的发展变化。作为“宁夏网球季”的重要组成部分,ITF国际网球大师赛是宁夏首次引进的网球赛事,这不仅是西北地区网球产业的重要突破,更是向世界展示塞上江南魅力的窗口。而在同期举办的U20女足亚洲杯预选赛上,汇集各民族的志愿者队伍用流利的外语服务国际友人,展现了宁夏各民族共同进步的风采。
8月21日,2025年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100)银川站在宁夏体育馆网球场开幕。
国际赛事“破圈”的同时,全国赛事也在宁夏落地生根。2025年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上,来自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份的各族儿童齐聚宁夏,在冰雪嬉戏中结下友谊;全国冰上龙舟邀请赛中,由回、汉、满、蒙古等各民族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齐心协力……一场场火热赛事推动各民族在共同参与中铸牢精神纽带,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深刻内涵。
“传球!快传球!”在隆德县的“村BA”决赛现场气氛热烈。作为宁夏“塞上江南·运动宁夏”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BA”已覆盖全区所有县区,今年以来举办赛事超80场。“以前农闲时大家各自在家,现在一场篮球赛能把全村人聚起来,各族乡亲一起打球、一起吃饭,感情越处越近。”隆德县农民球员王建军说。
目前,宁夏已构建起“国际+全国+区域+本土”的四级赛事品牌矩阵,“宁BA”篮球赛事体系覆盖城乡,银川马拉松、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半程马拉松等本土赛事,更打造出“体育+文旅+产业”的融合样本,让“紫色体育名片”成为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的见证。
“一二!一二!”5月31日,端午节前夕的海宝湖面上浪花激荡,“民族团结杯”全区端午龙舟邀请赛正在进行。
本次赛事以“塞上江南·运动宁夏”为主题,融合体育竞技、民俗体验与消费促进,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活力的端午文化盛宴。“我们队6名队员,3名回族、3名汉族,每天一起训练,不仅练出了默契,更成了好兄弟。”来自吴忠市的队员马海波说,比赛结束后,大家还一起包粽子、聊家常,“这龙舟赛比的是速度,聚的是民心。”
校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在“石榴籽杯”银川青少年五人制足球俱乐部赛现场,来自12所学校的球队中,每个队都有不同民族的球员。本次比赛以“石榴籽”命名,深度融合民族团结教育,每场比赛开赛前,组委会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场的观众面向国旗,同唱国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比赛中,增强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体育竞技与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同民族的少年并肩作战、互学互助,用汗水诠释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截至目前,宁夏已举办青少年篮球、排球、射箭、武术等12个项目的锦标赛,通过“以赛促练、以赛督学”,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395项次,吸引各族群众超120万人次参与,覆盖学生、职工、农民等多元群体,成为促进“三交”的生动实践。
体育无界,民心相通。从国际赛场到乡村球场,从青少年赛事到群众活动,体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画面,在塞上江南处处呈现。自治区政协体育界委员将持续深化以体促融实践,促进“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文化增量”转化,推动体育赛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贡献体育力量。